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46篇
  免费   898篇
  国内免费   1242篇
林业   2312篇
农学   885篇
基础科学   904篇
  3291篇
综合类   6801篇
农作物   629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883篇
园艺   377篇
植物保护   1187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302篇
  2022年   476篇
  2021年   514篇
  2020年   502篇
  2019年   593篇
  2018年   355篇
  2017年   650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885篇
  2013年   988篇
  2012年   1311篇
  2011年   1295篇
  2010年   1068篇
  2009年   1056篇
  2008年   915篇
  2007年   985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619篇
  2004年   468篇
  2003年   381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279篇
  2000年   246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3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77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宋铮      余庭龙    朱春云    李海佳    邓磊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6):52-59
基于时空互代法研究不同退耕年限对青海东部人工林形质的影响,为高寒丘陵区人工林经营及多功能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青海东部西宁市大通县设置青杨、祁连圆柏、青海云杉和华北落叶松典型人工林试验样地,开展退耕年限10、20 a和30 a样地调查。以生长情况、侧枝情况和土壤养分情况作为退耕还林林木形质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林木形质的评价体系,对4种人工林林木形质进行综合评价。干形情况对林木形质的影响最大,贡献率占0.603;生长情况对其影响次之,贡献率占0.337;侧枝情况对其影响较小,贡献率仅占0.060;16个评价指标在林木形质评价中的权重大小依次为健康情况(0.674 9)>自然整枝能力(0.598 8)>土壤有机质(0.578 7)>通直度(0.526 5)>分杈情况(0.348 0)>土壤K(0.232 5)>侧枝平均基径(0.202 7)>胸径年均生长量(0.176 9)>枝粗指数(0.150 6)>土壤N(0.139 2)>树高平均生长量(0.107 6)>高径比(0.071 5)>尖削度(0.054 0)>土壤P(0.049 6)>侧枝数(0.047 9)>冠径比(0.040 7);综合评价得分依次为青杨(81.67)>华北落叶松(80)>青海云杉(75)>祁连圆柏(60)。森林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节,其发育呈正向演替。高寒丘陵区人工林形质随退耕恢复年限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前期造林(10 a)可迅速提高林地盖度;发育至20 a时,林地林木形质最优;退耕30 a,林下光照减少,下层出现竞争缺光,影响林地涵养水分功能发挥,影响林木形质。以层次分析法建立的林木形质评价体系可为高寒丘陵区人工林经营及多功能利用提供依据,为其他树种形质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2.
叶玉 《北京农业》2011,(3):59-60
中单28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高产、多抗、优质、中晚熟普通玉米单交种,其组合为中1128x中5493。2005年4月经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京审玉2005001。2007年3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引玉2007008。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炭化竹原纤维的特性,进一步提升竹原纤维的使用性能,拓宽竹原纤维的应用领域,采用可控电炉制备了不同炭化温度和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的炭化竹原纤维,利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测试了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及平均孔径,探讨了炭化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炭化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比孔容和孔径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在较优的工艺条件下,炭化竹原纤维的比表面积和比孔容最大值分别可达819.35m2/g和0.7358cm3/g,平均孔径最小可达2.0836nm。  相似文献   
84.
宋立  肖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5,(12):184-186
以江苏环太湖国际旅游区规划为实验对象,重点探讨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异化过程,即从要素磁场分化开始,经由同质景观间的引力异化,导致同类景观片区间的引力空间异化,最终推导出另一种"同质相斥、异质相吸"的新型生态景观吸引力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85.
Trees a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profoundly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of understory crops. Proximity to trees is a key factor in crop performance, but rather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crop speci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ee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Also,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how crop density may be exploited to optimize the yield in such systems. Here we studied the performance of cotton in jujube/cotton agroforestry.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in 2012 and 2013 in Hetian, Xinjiang, China. Cotton was grown at a row distance of 60 cm in three densities, 13.5, 18.0 and 22.5 plants m−2 in six m wide paths between tree lines in a jujube plantation. Plant density affected both cotton aboveground dry matter and yield significantly. The highest yield was attained at the intermediate density of 18.0 plants m−2 (20.0 plants m−2 corresponding in sole cotton), lower than the optimal density in sole cotton (25.0 plants m−2). Yield at the lower density was constrained by the low number of bolls per m2 a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the low density, whereas at the high plant density yield was constrained by a lower allocation of assimilates to cotton seed and lint, as a consequence of intraspecific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s. There were strong gradients i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relation to the distance from the tree rows. Leaf area and total dry matter of cotton in rows close to the tree lines were reduced, especially in the rows next to the trees. Moreover, biomass allocation to cotton fruits was reduced in these rows. Competitive influences from the trees on cotton performance extended two rows deep in a six-year old jujube stand, and even three rows deep in a seven-year old stand. Shading effects on cotton yield were compensated by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as a result of greater boll numbers per unit ground area. Data from this study help guide the design of optimal plant density of cotton in jujube plantations and give insight 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f competitive effects in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general.  相似文献   
86.
用 IRIS Intrepid II XSP ICP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对黄山名茶中 Se、Fe、Mn、Cd、Cr、Co、Ni、Cu、Pb、Zn等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通过试验,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分析条件。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准确度均符合要求。该方法用于实际茶叶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7.
运用NMDS方法研究了福州市居民对福州市旅游景区的认知。通过空间定位图分析发现,在居民的认知中福州市10家旅游景区被聚合为3个组群:自然风光类旅游景区组群、人文风貌和自然风貌旅游景区组群、海岛风光旅游景区和博物馆旅游景区组群;在当地居民对旅游景区的感知情况方面,有4家旅游景区的感知率小于60%;在到访情况方面,旅游景区到访率只有3家大于70%,有2家介于35%和55%之间,有5家小于30%。通过特征属性和旅游景区之间的配适分析与水平距离分析发现,居民对前2个组群的评价较高,对后1个组群的评价较低。据此提出了福州市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目的]筛选出能有效控制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药剂和施药方式.[方法]采用6种无公害农药对蒙古栎栗实象成虫分别进行室内筛选试验和野外防治试验,同时对施药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室内药剂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1.2%阿维菌素、稀释100倍和500倍的5%噻虫啉及25%灭幼脲致死率均达到70%以上,其中稀释100倍的5%噻虫啉效果最佳,120 h后致死率达到84.21%;室外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稀释100倍的25%灭幼脲采用打孔注药的施药方式效果最明显,橡实被害率为64%,降低了32%的果实被害率.[结论]试验结果为蒙古栎栗实象的无公害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9.
恩施与国外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组分和含量及与国外白肋烟的异同,以恩施不同产区及美国、马拉维白肋烟样品为材料,采用气质联用仪对样品的中性致香成分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总量及各组分含量在产地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香叶基丙酮、苯甲醛、糠醇等单一致香成分含量的变异较大。以巨豆三烯酮为代表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以美国烟叶最高,恩施次之,马拉维最低;恩施白肋烟苯丙氨酸类、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均高于美国和马拉维,而西柏三烯的主要降解产物茄酮则低于国外烟叶。聚类分析将供试样品分为3类,80%的恩施样点与美国同属一类,表明恩施白肋烟中性致香成分含量与美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0.
云南松毛虫在芒市思茅松林区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松毛虫是松类树种的重要食叶害虫。芒市为云南省松毛虫偶发区。阐述云南松毛虫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分析云南松毛虫的发生与气象因子、地貌环境、立地条件等环境因素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监测、生物和化学防治、物理和人工防治、营林技术防治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